运动崴脚也会形成惯性?如何解决「习惯性崴脚」

训练技术 2022-03-19 09:03:26 浏览 1015 本文网址 https://www.lypb.com/detail/87.html

跑步由于不涉及身体激烈对抗冲撞,因此绝大部分伤痛都属于劳损性损伤,如髌骨劳损、髂胫束摩擦综合征、跟腱病、足底筋膜炎、小腿应力综合征等等。但这并不代表在跑步过程中就不会发生急性损伤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脚踝扭伤,俗称崴脚。

跑步由于不涉及身体激烈对抗冲撞,因此绝大部分伤痛都属于劳损性损伤,如髌骨劳损、髂胫束摩擦综合征、跟腱病、足底筋膜炎、小腿应力综合征等等。但这并不代表在跑步过程中就不会发生急性损伤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脚踝扭伤,俗称崴脚。

跑步时大意、路面不平整、夜跑看不清道路、越野跑都容易发生急性崴脚,加之跑步时速度快,冲击力大,一旦崴脚往往比较严重,受伤当时那钻心的痛,OMG!有过崴脚的跑友相信都有过切肤之痛。

运动崴脚也会形成惯性?如何解决「习惯性崴脚」

习惯性崴脚

受伤后对生活、跑步都有着较大的影响,不仅康复周期长,而且在遭受过一次较为严重的崴脚后,下次容易受伤的还是相同的脚。大多数患者甚至会经常性地扭伤同一只脚。

看似是规律,其实是一种症状,在医学上它有着自己的专属名词叫「慢性踝关节不稳」(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,CAI),通俗点又叫做「习惯性崴脚」,具体指的是同一只脚经常容易扭伤。

在有崴脚病史的人群中,接近40%的人群会罹患习惯性崴脚这一病状。

发生习惯性崴脚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,一类是先天发育不良带来的,这类情况较少,更多的则是在运动中由于落地时,足部强力内/外翻导致踝关节韧带受损导致的。

运动崴脚也会形成惯性?如何解决「习惯性崴脚」

习惯性崴脚的成因

为什么在脚踝受到严重扭伤后容易形成「习惯性崴脚」呢?这还需要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展开说明。

结构或功能受到损伤,都容易造成习惯性崴脚

结构性不稳定(Mechanical Instability,MI),也被称之为机械性不稳定。多数情况下脚踝扭伤除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外,86%的人群会在韧带上遭受到程度不一的损伤。

大多数脚踝扭伤时,前胫腓韧带(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,ATFL)作为对抗脚踝变形的第一道防线,往往首当其冲。

也就是说一般扭伤都是前胫腓韧带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。

还有一部分则在前胫腓韧带、跟腓韧带(Calcaneofibular Ligament,CFL)两处一并遭受到拉伤,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。

脚踝韧带示意图

而对于韧带来说,恢复时间一般在12周左右,恢复速度取决于扭伤程度以及身体素质等因素,且冰敷、消炎药等手段起不到有效的恢复效果,韧带恢复速度自然不及肌肉。

所以在绝大多数时,自认为脚踝恢复了,可以去户外跑步了,但实际上韧带并没有完全恢复。这时,如若保养不当,韧带会继续松弛,关节也随之变得不稳定。这时再进行跑步则容易发生再次扭伤的,久而久之习惯性崴脚便发生了。

崴脚后的日常护理

无论是第几次扭伤,常规操作是必备的,也就是常说的“PRICE”原则:Protection(保护),Rest(休息),Ice(冰敷),Compression(加压包扎),Elevation(抬高受伤部位)——

Protection(保护):在脚踝扭伤后立即停止运动,尽可能地保护身体,避免加重运动损伤;

Rest(休息):进行必要的休息,这能减少脚踝处的代谢量以及血流量,充分保护脚踝部位,避免伤病恶化;

Ice(冰敷):受伤的前两天可用冰袋(棒冰)在受伤部位进行15至20分钟冰敷,每天1至3次。能够有效起到止痛、收缩血管、减缓受伤部位减缓受伤部位血液流通而达到消肿作用;

Compression(加压包扎):通过缠绕压缩绷带的方法,可以有效贴合受伤关节,实现加压,起到防止肿胀并固定受伤部位效果。加压包扎与冰敷共同进行,效果会更加显著;

Elevation(抬高受伤部位):借助枕头、小桌子等物体将脚抬高45°左右,帮助积聚在受伤部位的组织液回流、继而减小肿胀和疼痛。应在受伤后的第一个48小时内将受伤部位抬高,持续时间应越长越佳。

注意如果48小时后疼痛或肿胀依旧存在,则须根据伤情严重程度请医生预约详细的检查或求助急诊科医生。

日常如何预防崴脚

除了知晓在遇到扭伤时如何实施急救措施外,在日常生活运动中还需要关注几点事项——

跑步时,尽量避开碎石、破损以及不平坦的路面,在这些地段进行跑步会给踝关节韧带带来不小的压力;

日常加强腿部、脚部、臀部以及核心肌肉的锻炼,强健全面肌群能够分担在运动中受到的外力,是保护身体不受伤病困扰的办法之一;

在训练中加入本体感受训练:单腿站立15-30秒,每天5-8次,对于恢复平衡反应与预防习惯性崴脚都是十分奏效的;

在完全恢复前,尽量避免高强度运动。

内容出处:ASICS亚瑟士跑步分享汇